【字詞】郭沫若
【拼音】guō mò ruò
【解釋】郭沫若(1892郭沫若1978)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社會運動家。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 1914年留學日本。 1921年參與組織創造社。 1923年回國。曾參加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8年旅居日本,其間從事中國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抗戰期間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長。建國後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著有詩集《女神》,歷史劇《王昭君》、《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及散文、小說、歷史、考古學著作等。有《郭沫若全集》。是中國新文
造句1:縱容軍人,使他們跋扈飛揚、橫暴無恥的,不正是日本資本家嗎? 郭沫若。
造句2:郭沫若先生對封建社會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
造句3:郭沫若先生是一位學富五車,知識淵博的大學者。
造句4:郭沫若是學界泰斗,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
造句5:郭沫若認為魯迅的韌,聞一多的剛,鬱達夫的卑以自牧是文壇三絕。
造句6:一排排路燈若隱若現就好像郭沫若詩中天上的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