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不識
【拼音】bù shí
【解釋】1.不知道,不認識。 2.西周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
造句1:阿彌陀佛,愚字是有心而不知,昧字指可見而不識。
造句2:我是一個有眼不識泰山的小人,罪該死。
造句3: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識泰山請您饒吧!
造句4:這個「秀才」隻字不識,卻專會附庸風雅。
造句5:對站在面前的文學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造句6:剛才我有眼不識泰山,請大人恕罪!
造句7:昨天晚上我才發現自己既失職又有眼不識泰山。
造句8:他有眼不識泰山,竟把縣長錯當成老工人。
造句9:別看他目不識丁,說起話來卻有板有眼。
造句10:爺爺說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念過書,目不識丁。
造句11:文天祥寧死不降的選擇,或許在有些人看來是不識時務,但他的崇高氣節卻贏得了後人景仰。
造句12:那兒由於文化教育落後,全村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識一丁,家信得請外村人幫忙寫。
造句13:對目不識丁的文盲,談文藝創作,無異於對牛彈琴。
造句14:你們是無知無識,還是不知不識?
造句15:這是甲骨文的"丁"字?啊!我果然是目不識丁了。
造句16: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學習潛性的人。
造句17:這個人真不識好歹,你越謙讓他,他就越是得理不饒人。
造句18:不識字沒關係,不識人不行。知人知面,不知心。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造句19:在今天,研究文獻幾乎等於不識時務。
造句20:要認清情勢,不識時務的人是要碰壁的。
造句21:為了這點小事你就到處張揚,弄得大家亂轟轟的,太不識大體了!
造句22:原來目不識丁的他,經過兩年學習已經可以讀報紙了。
造句23:老婆婆目不識丁,但歌仔戲文卻可全本地背誦。
造句24:現代教育如此普及,還有目不識丁紡人嗎?
造句25:他是一個目不識丁的粗人。
造句26:然則乍見之發,豈非生於不識不知之中?
造句27:且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者,古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