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降龍伏虎
【拼音】xiáng lóng fú hǔ
【解釋】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製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比喻克服重大困難或強大勢力。亦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困難我是大唐來的,我手下有降龍伏虎的徒弟,你若撞著他,性命難存也!——《西遊記》
造句1:王軍長自信地說「我沒:有降龍伏虎的本事,但我有把這件事幹好的把握。」。
造句2:在天災面前,只要人民團結起來,就會有降龍伏虎的力量戰勝它。
造句3:他這兩隻手,論力氣雖不能降龍伏虎,但卻能設計出人造衛星。
造句4:傳說中古人降龍伏虎的功夫實在了不得。
造句5:如今人民群眾治山治水,真有降龍伏虎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