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拾遺
【拼音】shí yí
【解釋】①拾取他人的遺失物。也比喻輕而易舉:道不拾遺|舉秦如鴻毛,取楚若拾遺。 ②補錄缺漏。也指補正別人的缺點過失:拾遺漢事|拾遺補缺|補過拾遺。 ③唐代諫官名。
造句1: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造句2:新中國成立後,社會秩序大大好轉,許多地方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造句3:中文課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引申一下。
造句4:這位七十多歲的老編輯,一生致力於辭書的編輯出版,退休後還一直在做拾取補闕的工作。
造句5: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並非只是一種奢望。
造句6:回望過去古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才發現現今社會人心不古啊。
造句7: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社會風氣,在我們這個「雙文明村」已經實現了。
造句8:古人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在我們這個文明村已經成為現實。
造句9:全國解放後,社會秩序大大好轉,許多地方夜不閉戶,道不拾遺。
造句10:這類道不拾遺,夜不閉戶之事,在我們村可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為奇。
造句11:人們都希望出現夜不閉戶,道不拾遺那麼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造句12:大家稱讚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良好社會風氣。
造句13: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已非虛言。
造句14:民風淳樸,路不拾遺的時代早已過去了。
造句15:路不拾遺,固為人們所倡導,但如此似乎脫離了現實。
造句16:回首拾遺,無奈已漸行漸遠,只剩下莫及的後悔,在遠方的地平線上,拉出一條深淵般的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