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噤若寒蟬
【拼音】jìn ruò hán chán
【解釋】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冬天的蟬,一聲不響。現在常用來比喻有所顧忌,不敢吭聲提出反對條件的,轉眼就掉過頭去,嘌若寒蟬。 ——魯迅《兩地書》
造句1:人群擠滿了廣場,他們秩序井然,噤若寒蟬。
造句2:母親只用眼角一瞄,我們馬上閉緊嘴巴,噤若寒蟬。
造句3:老將軍一生氣,全場立即噤若寒蟬,鴉雀無聲。
造句4:道不行則隱,莫怪我噤若寒蟬,不談國事。
造句5:經理不在公司的時候,小李便稱孤道寡,目中無人;經理一回來,他便藏頭縮尾,< font color=red>噤若寒蟬。
造句6:有時沉默的確是金,有時卻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蟬。
造句7:平日高談闊論,但該他們說話時,卻又噤若寒蟬。
造句8:在校長面前,李芳噤若寒蟬。
造句9:冠以愛國之名,反對派隨之噤若寒蟬。
造句10:我就是了解禍從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蟬。
造句11:爸爸正在氣頭上,大家都噤若寒蟬,深怕再惹他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