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外事
【拼音】wài shì
【解釋】1.古代指外土諸侯奉行王事。 《書.康諦》:「外事,汝陳時臬,司師茲殷罰有倫。」孔傳:「言外土諸侯奉王事,汝當布陳是法,司牧其眾及此殷家刑罰有倫理者兼用之。」一說謂在外朝聽獄之事。參見清孫星衍《尚書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 2.古代指郊祭或田獵之事。亦指對外聯合或用兵。 3.朝廷政事。與宮內之事稱內事相對。 4.世事;家庭或個人以外的事。 5.指外交事務。 6.指男色之事。
造句1:做外事工作的同志的一舉一動都關係著祖國的聲譽和利益。
造句2:由於在辦理外交時舉措失當,他被調離了外事部門。
造句3:由於他在外事活動中舉措失當,因此被調離外事部門。
造句4:學在西翻,玩在外事,愛在歐亞,死在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