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狂瀾
【拼音】kuáng lán
【解釋】巨大的波浪,比喻動盪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力挽狂瀾。
造句1:炎黃子孫中的優秀分子,每當國家處於危難時,總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瀾。
造句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造句3:望著黃河滾滾的奔向東南,驚濤澎湃著的黃河,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你是個堅強又偉大的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造句4:毛澤東同志力挽狂瀾,挽救了中國革命。
造句5:當你遭遇挫折時,你將有能力昂首挺胸力挽狂瀾。
造句6:在比賽的危急時刻,小兵力挽狂瀾,取得了最終勝利。
造句7:革命先輩們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在烽煙滾滾的歲月裡力挽歷史狂瀾。
造句8:在這危急關頭,是他力挽狂瀾,挽救了局勢。
造句9:關鍵時刻,他力挽狂瀾,挽救了企業。
造句10: 海水呼嘯著,掀起萬丈狂瀾,猶如萬馬奔騰的宏大場面。
造句11: span>在這危急的時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了局勢。
造句12:< /span>力挽狂瀾的時刻會隨之而來,剩下的三個則理應被分解。
造句13:回首近代,百年三萬六千日,飽嘗民族苦難,歷盡變革風霜。烽火硝煙,江山激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梁。春風又綠神州,華夏再沐朝陽。
造句14:他十分大義凜然,而她卻十分力挽狂瀾。
造句15:文化大革命時,周恩來總理力挽狂瀾。 p>
造句16:他覺得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卻又不知道如何力挽狂瀾。 p>
造句17:王女士獨排眾議,力挽狂瀾,做了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