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魯迅
【拼音】lǔ xùn
【解釋】魯迅(1881- 1936)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 1902年留學日本,先學醫,後棄醫從文。 1909年回國,在北京大學等校任教。 1918年參加編輯《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創作小說《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 1926年因支持北京女師大學生運動,遭反動當局通緝,先後在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憤而辭去教職。 1930年在上海發起成立左聯。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曾主編《奔流》、《莽原》、《萌芽》等文學雜誌。九一八
造句1:魯迅先生是中國青年熱愛和敬仰的導師,她深受同學們愛戴的好老師。
造句2:魯迅先生寫文章揭露反動軍閥殺戮愛國青年的暴行。
造句3:魯迅先生聽到愛國青年遭受反動派殺害的消息,懷著悲憤的心情寫下一篇戰鬥的雜文。
造句4:魯迅先生一向關心和愛護進步青年。
造句5:他忠誠寬厚,以魯迅的事例來慰勉自己,節衣縮食任勞任怨。
造句6:魯迅先生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巨人。
造句7:魯迅先生寫文章總是反覆修改,仔細推敲。
造句8:讀了魯迅先生的《在仙台》我才知道,所謂「膠菜」原來就是山東大白菜。
造句9:魯迅小時候曾在課桌上刻了「早」字,從此再也不遲到了。
造句10:魯迅先生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知識淵博的學者。
< p>造句11:魯迅先生的作品很多都是藉古諷今,託物寓意。造句12:員怨圓員年,魯迅先生創作了中篇小說《阿匝正傳》。
< p>造句13:魯迅有感於中國人民愚昧和麻木,很需要做發聾振聵的啟蒙工作,於是他放棄學醫,改用筆來戰鬥。造句14:讀魯迅的雜文,一點也不感到枯燥,簡直是美的享受。
造句15:魯迅先生是進步青年仰望的作家。
造句16:魯迅先生筆下阿匝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
造句17:魯迅先生說過:「節省時間,就等於延長人的生命」。
< p>造句18:魯迅筆下的人物,一個個刻畫得血肉豐滿,栩栩如生。造句19:魯迅小說裡的人物,一個個刻畫得活躍彈性現。
造句20: 魯迅先生是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民族英雄。
造句21:魯迅先生是進步青年敬仰的導師。
造句22:魯迅先生認為,文學起源於勞動。
造句23:魯迅非常感激藤野先生對他的關懷。魯迅非常感激藤野先生對他的關懷。 p>
造句24:魯迅先生寫文章總是反覆錘煉,精益求精。
造句25:魯迅是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有人不知呢?
造句26:魯迅的文章罵人時往往入木三分。
造句27:魯迅的文章內涵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造句28:魯迅的文章筆法凝練,令人回味無窮。
造句29:魯迅先生是青年尊敬的導師。
造句30:魯迅把祥林嫂描寫得活龍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