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民兵
【拼音】mín bīng
【解釋】①不脫離生產的群眾武裝組織。通常是國家(或政治集團)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常備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兵,是中國人民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在各個歷史時期為贏得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基幹民兵和普通民兵制度,一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維護社會治安,一面接受軍事訓練,完成戰備勤務,並隨時準備參軍參戰,保衛祖國,抵禦侵略。 ②民兵組織中的成員。
造句1:敵人喬裝打扮成八路軍的偵察員,還未進村,就被民兵識破了。
造句2:從演習可以看出,這個公社的民兵是訓練有素的。
造句3:青年民兵們荷槍實彈的來往巡邏著。
造句4:他率領小分隊和民兵,緊密配合,群威群膽,迅速掃平了威虎山。
造句5:甲乙兩村的民兵守望相助,盜賊從此再也不敢侵擾了。
造句6:在民兵地毯式的搜捕下,這條漏網之魚終於被擒獲。
造句7:我們的市長和民兵們日日夜夜堅守在抗洪第一線。
造句8:正因為地道與地面各種戰鬥工事相通,敵人向村里進攻時,民兵鑽孔入地道,依部署進入個各自工事,打擊入村之敵。敵人在明處,只見自己人倒下,卻見不到民兵。通常情況下,都是先村外,後村內;先高房,後地面;先地面,後地道。
造句9:這幾位幹部都是行伍出身,帶民兵搞訓練絕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