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拍板
【拼音】pāi bǎn
【解釋】1.打擊樂器的一種。也稱檀板﹑綽板。用堅木數片,以繩串聯,用以擊節。唐宋時拍板為六或九片,以兩手合擊發音,今拍板常由三片木板組成。 2.擊節,打拍子。 3.商行﹑交易所拍賣貨品採用競爭買賣方式時,雙方討價還價至適當價格時,由行所人員拍打木板,表示成交。亦泛指成交。 4.借指作出決定。
造句1:事關重大,他得反覆權衡輕重才敢拍板決定。
造句2:王經理很爽快,只談了一會兒我們就拍板成交了。
造句3:不同性質的單位不同對待,但是有一個原則,回扣只能給對此次交易影響力最大的一到二個人,不要太明顯提出,可以適當的暗示。誰是拍板的,要看誰最後負責,部門的話都要從發出訊息的部門找起,逐漸順藤摸瓜,找到關鍵人。
造句4:我們這次去北京購書,當下和賣方拍板成交,非常順利。
造句5:在改革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掛帥者親徵,當斷立斷,拍板定案。
造句6:這件事得由廠長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