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王安石
【拼音】wáng ān shí
【解釋】王安石(1021 -1086)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王安石既是大政治家,也是大文學家。列寧曾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慶歷年間進士。初任知鄞縣、知常州。宋神宗時拜相,推行變法,後遭保守派反對辭相位,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荊國公,卒後諡號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他工散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詩,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詞風格獨特,洗淨五代鉛華,開啟豪放派的先聲。有輯《臨川先生歌曲》。有《遊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等名篇。有《臨川集》。
造句1:王安石為挽救北宋危亡,毅然改弦更張,實行新政。
造句2: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更張,施行了"青苗法"。
造句3:蘇遼貶官時,王安石在朝。
造句4:為了緩和階級矛盾,宋朝的王安石改弦易轍,施行了青苗法。
造句5:王安石一反世俗之見,認為孟嘗君收攬的並不是國家棟樑之才,他只不過是雞鳴狗盜之徒的首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