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辛亥革命
【拼音】xīn hài gé mìng
【解釋】1911年(舊歷辛亥年)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894年,孫中山建立興中會,後來又成立中國同盟會,多次發動反清武裝起義。 1911年,清政府出賣鐵路修築權,激起全國人民的反對,掀起保路運動。 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先後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解體。獨立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孫在南京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組成了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2月,清帝下詔退位,清朝統治結束。在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的壓力下,孫中山於4月被迫解職,代表地主買
造句1:清王朝的殘渣餘孽,試圖抵抗辛亥革命的勝利,大搞復闢活動,結果只是加速了自身的滅亡。
造句2:辛亥革命像暴風驟雨一樣,很快席捲全國。
造句3:辛亥革命的成功標誌著封建制度的滅亡。
造句4: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但袁世凱又復闢稱帝了。
造句5:魯迅以筆做刀槍,淋漓盡致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造句6:辛亥革命後,軍閥混戰,民生凋敝,社會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