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企業家
【拼音】qǐ yè jiā
【解釋】企業中能獨立自主地作出經營決策並承擔經營風險的人。既是生產的組織者、領導者,也是市場交易中的經營者。通常為大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其職責是保證企業資產的增值。一般要求具有較高的思想、文化、業務素質。指那些依照社會需要和獲利原則,經營生產和流通業務,向社會提供產品或勞動的卓越的企業管理者
造句1:李先生是香港著名企業家,在工商界很有威信。
造句2:許多企業家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而未能著眼於未來。
造句3:許多企業家目光如豆,只顧眼前利益而未能著眼於未來。
造句4:古往今來,許多政治家,軍事家,企業家,謀略家都是把處變不驚,鎮靜持重,臨危不亂視為個人素質與修養的重要內容。
造句5:這個腰纏萬貫的企業家,捐了不少錢給慈善機構。腰纏萬貫造句。
造句6:那種賊眉鼠眼的人,完了,他排在企業家裡,不太可能。
造句7:努力做過球星,漫畫家,作家,樂團主唱,創作型歌手,詩人,金融大鱷,中國第一批理財師,企業家,創投人,到現在還沒定。
造句8:開放改革以來,湧現出許多女企業家。
造句9: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企業家就是創新者。
造句10:如果一個人只會做昨天或今天的生意,那麼他永遠不可能成為大企業家;一個現代的企業家,必須有眼光去做明天的生意。
造句11:父親苦心孤單地奮鬥了十年,終於把公司發展擴大,成為了優秀的企業家。
造句12:這個腰纏萬貫的企業家,捐了不少錢給慈善機構。
造句13:可以說這次的經融危機已經讓那位企業家窮的一清二白了。
造句14:它創造了一個虛擬的循環來吸引教員與學生,使得商業化與企業家精神成為一種自然的學術行為。
造句15:許多企業家慷慨解囊,捐贈希望工程。
造句16:昔日的農民,今日的企業家,如今也是西裝革履,手提公文包滿世界跑。
造句17:他剛辦了一個小廠,稱他為企業家,未免名高天下。
造句18:一個企業只能在企業家的思維空間之內成長,一個企業的成長被其經營者所能達到的思維空間所限制。
造句19:在企業的創業時期或變革時期,要求經營者必須是創新的創業家 ,必須是憑銳敏的直覺和洞察力行動,並且具有強烈獨立精神的企業家。
造句20:此規則對於已經完成的,進行中的已經將要發生的公司間的合併,收購以及其他交易意義重大。因此對創業家來說了解相關規則十分重要。
造句21:新上任的經理具有企業家的膽識和氣魄。
造句22:這位企業家慨允捐助百萬元巨資新建幾所希望小學。
造句23:他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
造句24:成功的創業家也促成了一些出其不意的跨國合作。
造句25:網路行銷的研究成本太高,而且很花時間,創業家一定要找到最優秀的網路行銷老師。不是花錢找,而是用心找。
造句26:想不到大名鼎鼎的企業家,竟是一位楚楚可憐的女子。
造句27:二是一些企業家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侵犯了股東的,甚至是國家的利益。
造句28:這些農民企業家,真有呼風喚雨之神力。
造句29: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當醫生,去救死扶傷,有的人想當企業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而我的理想是當工程師,為人類建築出更好更舒服的房子。
造句30: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在思索,如何才能培養企業家精神,如何鼓勵創新。
造句31: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對的人。 企業家,就是做對的事的人。
造句32:看來要成為一個企業家,現在我還得多努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