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仁義道德
【拼音】rén yì dào dé
【解釋】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範。泛指封建社會的一切道德準則,原先有褒義。後指偽君子的口頭禪,也就有了貶義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險;仁義道德,不可以來朝。 ——《戰國策.趙策二》
造句1:黃世仁和穆仁智是一丘之貉,一個是滿嘴仁義道德,一個張牙舞爪欺負窮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造句2:他滿口仁義道德,卻虐待他年過八旬的老娘,真是個衣冠禽獸。
造句3:這群偽君子,嘴上仁義道德,心裡卻是男盜女娼。
造句4:他滿嘴的“仁義道德”,都是為了掩人耳目,其實內心可毒了。
造句5:有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其實是偽君子。
造句6:他滿口的仁義道德,卻專乾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