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道中
原文
我行冀州路,默想古帝都。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涂。
叢薄聚凍禽,狐貍嘯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風裂我襦。
盱衡一吐氣,凍凌滿髭須。
程程望煙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土房桑樹根,仿佛似酒壚。
徘徊問野老,可否借我廚?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
丁寧勿洗面,洗面破皮膚。
我知老意仁,緩緩驅仆夫。
竊問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從大朝來,所習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典故無所考,禮義何所拘?
論及祖父時,痛入骨髓余。
我聞忽太息,執手空躊躕。
躊躕向蒼天,何時更得甦?
飲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水土或匪昔,禹貢書亦殊。
城郭類村塢,雨雪苦載涂。
叢薄聚凍禽,狐貍嘯枯株。
寒云著我巾,寒風裂我襦。
盱衡一吐氣,凍凌滿髭須。
程程望煙火,道傍少人居。
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土房桑樹根,仿佛似酒壚。
徘徊問野老,可否借我廚?
野老欣笑迎,近前挽我裾。
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
丁寧勿洗面,洗面破皮膚。
我知老意仁,緩緩驅仆夫。
竊問老何族?云是奕世儒。
自從大朝來,所習亮匪初。
民人籍征戍,悉為弓矢徒。
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
至今成老翁,不識一字書。
典故無所考,禮義何所拘?
論及祖父時,痛入骨髓余。
我聞忽太息,執手空躊躕。
躊躕向蒼天,何時更得甦?
飲泣不忍言,拂袖西南隅。
賞析
冀州為古九州之一,地處中原,原本繁華。但經連年戰亂和元蒙貴族的殘暴統治,早已繁華盡去,滿目瘡痍、民不聊生,詩人游經此地,感慨今昔之比,不禁滿懷激憤,遂成此詩。詩中先寫詩人于道中所見所想,現實的凋敝與早先的昌盛形成了不堪的比照,詩人在感受著“寒風襲我襦”的外來痛苦時,心上也自然充滿了感慨。與野老的相遇是詩中描寫的重點,通過對野老熱誠、“意仁”的描寫,引出對野老身世的探詢,再引出詩人對元統治者摧殘、消滅漢文化傳統的激憤和感傷,這種傷痛其實要遠比在生活和物質上的傷痛來的更加強烈和深邃,于是,詩人對民生疾苦的關懷又進一步上升到了企盼民族復興、文化再續的感奮,發出了“躊躕向蒼天,何時更得甦?”的浩然長嘆。
整首詩語言樸實,時近口語,直抒所見所感,不事雕琢,感情真摯而關懷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