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鄰
原文
錦里先生烏角巾,園收芋栗未全貧。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慣看賓客兒童喜,得食階除鳥雀馴。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兩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對柴門月色新。
譯文
錦江有一位先生頭戴黑色方巾,他的園子里,每年可收許多的芋頭和板栗,不能算是窮人。
他家常有賓客來,孩子們都習慣了,總是樂呵呵的,鳥雀也常常在臺階上覓食,它們已被馴服了。
秋天錦江里的水深不過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兩三個人。
天色已晚,江邊的白沙灘,翠綠的竹林漸漸籠罩在夜色中,錦里先生把我們送出柴門,此時一輪明月剛剛升起。
⑴南鄰:指杜甫草堂南鄰朱山人。
⑵錦里:錦里:指錦江附近的地方。角巾:四方有角的頭巾。
⑶芋粟:芋頭,板栗。
⑷賓客:一作“門戶”。
⑸階除:指臺階和門前庭院。
⑹深:一作“添”。
⑺航:小船。一作“艇”。
⑻村:一作“山”。暮:一作“路”。
⑼對:一作“送”。柴門:一作“籬南”。
參考資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詩(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552 .
賞析
此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南漂泊時期。在成都,作者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在作者居住的浣花草堂不遠,有位錦里先生,杜甫稱之為“南鄰”(朱山人)。月夜,朱山人送作者離開。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以后,杜甫寫了這首《南鄰》詩。參考資料:
1、
馬茂元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 :51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