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本紀贊
原文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余并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①《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學名著,原稱《太史公記》。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余字。《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太史公:司馬遷自稱,因他曾任西漢太史令。《史記》各篇多有“太史公曰”,這是司馬遷對史實加的評論。
②《尚書》:即《書經》,簡稱《書》,我國最早的史書,是有關堯、舜、禹史事和商、周帝王言論及文告的歷史文獻匯編。
③百家:《漢書》卷三?《藝文志》記載有《百家》篇三十九卷。一說為諸子百家。
④雅:正確。馴:通“訓”,準則。事有所依,文辭又美,也就是有規范的意思。
⑤薦紳:即縉紳,有官職或作過官的人。縉:插;紳,大帶。古時官員腰系大帶,上插笏版(上朝用的記事手板)。
⑥《宰予問五帝德》、《帝系姓》:《大戴禮記》和《孔子家語》中均收有這兩篇文章。
⑦空峒:山名,傳說是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處,在今甘肅省平涼市西。峒,音tóng。
⑧指《宰予問五帝德》、《帝系姓》等上古文字寫成的典籍。
⑨顧弟:只不過。弟,同“第”。
⑩見:音xiàn,通“現”。表見:記載。虛:虛妄。
⑾書缺有間:《尚書》缺亡,空白很多。
⑿軼:音yì,通“佚”,散失。
賞析
《五帝本紀》為《史記》的第一篇。司馬遷在寫這篇傳記時,遇到了兩個困難:一為史料的缺乏。司馬遷決定從黃帝寫起,而《尚書》所載的史實卻是從唐堯開始的,前面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二為史料的真偽難辨。當時的學者多稱五帝,而諸子百家傳說的黃帝早已被神化、文學化,難以使人完全相信。在此種情況下,司馬遷作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到各地漫游,將民間傳說和信史材料相互印證;二是對現存史料進行梳理,不僅到《春秋》《國語》等史書中去尋找材料,而且對儒家的典籍的有關記載,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司馬遷終于成功了,他不僅發現了民間傳說和信史記載中的許多一致之處,而且切身感受到了各地區和不同部族的文化差異,他還在《尚書》以外找到了許多可資利用的信史材料,為他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篇《五帝本紀贊》乃是對《五帝本紀》寫作情況的說明。司馬遷在文中連續運用轉折句式,用以表達其感慨和體會。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在《古文觀止》評點中,把這篇文章歸結為“九轉”,盡管劃分略嫌瑣碎,但也確實體會到作品的神韻。這些轉折有的表困擾,有的表嘆惋,有的表喜悅,有的表自信,均道出了司馬遷寫作的甘苦,造成轉折委曲,往復回環的文勢,頗具文簡意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