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未遇行藏誰肯信

朝代:宋代詩人:侯蒙
同類型的詩文:宋詞三百首言志

原文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馀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譯文

一直沒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沒作上官,過著隱居的生活,誰肯信服呢?而今才顯現了名聲和蹤跡:畫工將我畫在風箏上,那么我正好借著風力,乘風直上。
在半空中,風慢慢吹來,我覺得身體漸漸平穩了,只覺得要飄到月宮去了。此時正是雨后,夕陽西下之時,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羨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注釋
⑴臨江仙:詞牌名。本為唐教坊曲名,多用以詠水仙,故名。雙調五十八字或六十字,皆用平韻。
⑵未遇:未得到賞識和重用;未發跡。行藏:指出處或行止。語本《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⑶無端:謂無由產生。引申指無因由,無緣無故。良匠:泛指在某方面技藝精湛的人。形容:形體和容貌。
⑷當風:正對著風。
⑸吹噓:吹助,指風吹。唐孟郊《哭李觀》詩:“清塵無吹噓,委地難飛揚。”
⑹蟾宮:月宮,月亮。唐以來稱科舉及第為蟾宮折桂,因以指科舉考試。
⑺碧霄:青天。

賞析

  據宋人洪邁《夷堅志》記載:侯蒙其貌不揚,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畫其形容于風箏上,侯蒙見之大笑,作《臨江仙》詞題其上。后一舉登第官至宰相。

  假如有人把你的相貌繪于風箏之上,即使你相貌英俊,恐怕也不會高興,或許要勃然動怒,或者告他個侵犯肖像權或者惡語相向或者訴諸武力了。然而侯蒙卻沒這樣做,他不但不動怒,還見之大笑,并為此寫了一首詞,題寫于風箏之上,可見侯蒙絕非一般人物。

  絕非一般人物的侯蒙寫的詞又如何呢?

  這首詞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風箏來寫詩人個人的志向、意愿和理想。

  未遇行藏誰肯信?是自問亦是自答,自己其貌不揚,又年長無所成就,誰又能了解自己呢?世上的人有誰不以貌、以權、以錢取人呢?人們看到的都是外在的東西,內在的修養才學志向抱負誰又能看到呢?不為人理解相信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詩人的名聲卻一下子顯揚起來,原來不知是哪個畫家把他的形象繪制于風箏上,他也就隨著風箏飛上了天空。

  “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是寫風箏也是寫詩人的志向。詩人明明白白的正告我們,風箏只有在有風的時候才能飛上天空,如果沒風,任誰風箏也飛不起來。一個人在社會上有成或者無成何嘗不是如此呢?才能當然是一個方面,但機遇也必不可少,如果沒有機遇,沒有可以借力的風,即使一個人再有才華,也不可能有所成就。世上的人們,你們只知道我在地上的樣子,和你們似乎一樣;但你們要知道,一旦風起,那臨風飄舉就是我!詩人借風箏卻寫出了“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的大鵬的志向。

  才得吹噓身漸穩,是寫風箏已飛上天空迎風飄舉的樣子;只疑遠赴蟾宮,是詩人借風箏來表明自己的志向,那就是去“蟾宮”折桂,成就自己的功名事業。雨余時候夕陽紅,是寫雨過天晴,傍晚時分夕陽無限紅。風雨是自然界的風雨,同是也是詩人所遭受的人生的風雨。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之后,屬于自己的陽光終究會到來,哪怕來得晚一點,但詩人始終堅定的相信,他終將會大器晚成。

  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表面是寫繪有詩人形象的風箏飛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人們都在觀看;其實是借風箏飛翔碧空來表達自己的不凡志向。正如《紅樓夢》中賈雨村借月亮來表達的自己志向的詩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一樣,詩人要表達也是同樣的志向。

  或許我們今天看似一樣,但誰又能知道明天會如何呢?明天,就在明天,我們也許就會判若霄壤,因為你們是“翱翔蓬蒿之間”的蜩與學鳩,而我則是“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的大鵬;你們是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而我則是志向高遠的豪杰之士。

  非豪杰之士不能寫出豪杰之詞,此詞便是豪杰之士寫的豪杰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