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

朝代:魏晉詩人:陳壽
同類型的詩文:初中文言文贊美寫人

原文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

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譯文

  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當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河南禹州)的徐庶與諸葛亮關系甚好,說確實是這樣。

  適逢先帝劉備駐扎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是人間臥伏著的龍啊,將軍可愿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訪,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你應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于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治崩潰,奸邪的臣子盜用政令,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我才智與謀略短淺,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以來,各地豪杰同時起兵,占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曹操與袁紹相比,聲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終之所以能打敗袁紹,憑借弱小的力量戰勝強大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好,而且也是人的謀劃得當。現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占據江東,已經歷三世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可有占領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越,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劉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漢中,那里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占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么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系一天天親密起來。關羽、張飛等人不高興了,劉備勸解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水一樣。希望你們不要再說什么了。”關羽、張飛于是不再說什么了。

注釋
(1)隆中:地名,今襄陽城西13公里古隆中。
(2)對:回答、應對。
(3)亮:即諸葛亮(181-234),字孔明,徐州瑯琊陽都人。
(4)躬:親自。隴畝:田地。
(5)好(hào):喜愛。為:唱。
(6)《梁父(fǔ)吟》:又作《梁甫吟》,古歌曲名。傳說諸葛亮曾經寫過一首《梁父吟》歌詞。
(7)管仲:名夷吾,春秋時齊桓公的國相,幫助桓公建立霸業。
(8)樂(yuè)毅:戰國時燕昭王的名將,曾率領燕、趙、韓、魏、楚五國兵攻齊,連陷七十余城。
(9)莫之許:就是“莫許之”。莫,沒有人。之,代詞,指諸葛亮“自比于管仲、樂毅”。許,承認同意。
(10)惟:只有。友善:友好,關系好。
(11)信然:確實這樣。
(12)先主:先,先帝,主,劉備。屯:駐扎。
(13)新野:現河南省新野縣。
(14)器:器重、重視。
(15)謂:對,說,告訴。
(16)豈:大概,是否。
(17)之:代詞,代諸葛亮。
(18)與俱來:與(之)俱來,和(他)一起來。俱。一起。
(19)就見:意思是到諸葛亮那里去拜訪。就,接近、趨向。
(20)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門)來。致,招致、引來。
(21)枉(wǎng)駕:屈尊。枉:委屈。駕:車馬,借車馬指劉備。
(22)顧:拜訪。由是:因此。
(23)遂(suì):于是,就。
(24)詣:去,到。這里是拜訪的意思。凡:總共。
(25)乃見:才見到。因:于是,就。
(26)屏: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27)漢室傾頹:指漢朝統治崩潰、衰敗。
(28)奸臣:指董卓、曹操等。竊命:盜用皇帝的政令。
(29)蒙塵:蒙受風塵,專指皇帝遭難出奔。
(29)東漢的京城本來在洛陽,董卓強迫漢獻帝劉協遷都到陜西長安,曹操又強迫他遷都到河南許昌。
(30)孤:古代王侯的自稱。這里是劉備自稱。
(31)度(duó)德量力: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人)。
(32)欲信:通“伸”,伸張。想。而:表轉折。智術:智謀,才識。用:因此。
(33)猖蹶:這里是失敗的意思。然:然而。猶:仍,還。已:停止,罷休。
(34)謂:認為。計:計策。安:疑問代詞,怎么。
(35)出:產生。自:從。
(36)已來:已,通“以”,表時間。跨:占據。
(37)不可勝數:數也數不清。勝,盡。
(38)比于:同,相比。
(39)眾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40)克:戰勝。為:以為,變成。者:的原因。
(41)非惟:不僅。抑:而且;亦:也。
(42)謀:籌劃。今:現 在。
(43)挾(xié):挾持,控制。
(44)令:號令。
(45)諸侯:這里指當時割據一方的軍閥。
(46)此:這。誠:的確。
(47)爭鋒:爭強,爭勝。已歷:已經經歷。
(48)國險而民附:地勢險要,民眾歸附。
(49)賢能為之用:為:被。
(50)可以為援:為:作為。援:外援。
(51)圖:謀取。據:占據。利:物資。
(52)盡:全部取得。連:連接。通:到達。
(53)此用武之國:這是用兵之地,國:地方。意思是兵家必爭之地。
(54)殆(dài):大概。
(55)資:資助,給予。
(56)所以:用來。
(57)豈有意乎:可有意思嗎?
(58)險塞(sài) :險峻的要塞。
(59)天府之土:指自然條件優越,物產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
(60)高祖:劉邦。
(61)因:依靠,憑。
(62)劉璋暗弱:劉璋(當時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興旺富裕。
(64)而:但是。
(65)存恤:愛撫、愛惜。恤:體恤、體諒。
(66)胄:后代。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漢景帝劉啟的兒子)的后代,所以稱它“帝室之胄”。
(67)信義:信用道義。
(68)著:聞名。
(69)總攬:廣泛地羅致。攬,這里有招致的意思。
(70)巖阻:險阻,指形勢險要的地方。
(71)西和諸戎:向西和中國西部各族的和好。
(72)南撫夷越:向南安撫中國南部各族。
(73)內:對內。
(74)修:治理。
(75)政理:政治。
(76)將荊州之軍:將:率領。
(77)宛、洛:河南南陽和洛陽這里泛指中原一帶。
(78)身:親自。
(79)川:平野。
(80)簞食壺漿:形容人民群眾熱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愛戴的軍隊。
(81)誠如是:如果真像這樣。
(82)日:一天天。
(83)悅:高興。
(84)之:代詞,代與諸葛亮關系變好這件事。
(85)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86)猶:好像。
(87)愿:希望。

參考資料:

1、 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23[1].隆中對原文及翻譯.中華文本庫.2014-08-25

賞析

  東漢末年,由于東漢王朝的殘酷壓榨和自然災害的猛烈襲擊,廣大的農民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無以為生,被迫鋌而走險。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張角兄弟的領導下,爆發了著名的黃巾起義。起義軍用黃巾裹頭,呼喊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義軍到處,“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川黃巾起義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沉重地打擊了東漢豪強地主的反動統治。面臨滅頂之災的東漢王朝為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急忙調兵遣將,向農民起義軍瘋狂反撲;各地的豪強勢力也趁此機會招兵買馬,加入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行列。

  經過黃巾起義沉重打擊,東漢王朝已經是奄奄一息,名存實亡了。而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聯郡者不可勝數。”各地的軍閥勢力紛紛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經過十多年的火拼廝殺,公孫瓚占據幽州;公孫度占據遼東;袁紹占據冀州、青州、并州;袁術占據揚州;曹操占據兗、豫二州;劉表占據荊州;孫策、孫權占據江東;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劉焉、劉璋父子占據益州,唯獨劉備沒有固定的地盤,率領部隊輾轉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軍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占領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舉平定南方,一統華夏的趨勢。

  諸葛亮出身名門氏族,少時就才華橫溢,超群出眾。史稱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諸葛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諸葛亮就是在東漢末年的戰亂年代出生成長起來的,他親眼目睹了戰亂給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別是諸葛亮隨同叔父諸葛玄南下過程中,沿途那種“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凄涼悲慘景象,更是在年青諸葛亮的心靈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時也為后來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據,統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礎。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歲的諸葛亮就開始了獨立生活, “躬耕隴畝”于南陽中,諸葛亮度過了十個寒暑春秋。

  諸葛亮高臥隆中,“躬耕隴畝”的十年,過的也并非是與那種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諸葛亮認真研讀史籍,總結歷代興亡的經驗教訓;密切注意當時的政治形勢,冷靜地觀察與分析各個政治集團實力的消長和斗爭的成敗。并且經常與當地及因避戰禍而流亡到荊州的名士司馬徽、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縱論時局變換,交換政見,暢談未來。

  他最佩服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管仲和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將樂毅,并“每自比于管仲、樂毅”,立志要像管仲、樂毅那樣,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統一的事業。為此,諸葛亮高臥隆中,靜觀天下風云變幻,等待時機,期遇明主,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偉抱負。

  怎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呢?綜觀其時軍閥混戰的結果,到赤壁戰前,只剩下了曹操、孫權、劉備、劉表、劉璋、公孫度、韓遂、馬騰等人。那么,為什么諸葛亮不投靠已經平定了北方,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或是已“據有江東,已歷三世”的孫權,而要為四處奔走,無固定的地盤的劉備出謀劃策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雖然曹操實力最強,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軍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占領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舉平定南方,一統華夏的趨勢。但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賢才謀士,如投其帳下,難以其施展才能。同時東漢王朝雖已名存實亡,但在漢末士人中仍有較大的影響。在許多漢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為漢臣相實為漢賊。道不同不相為謀,諸葛亮自然不肯為其出謀劃策。

  2.孫權雖據有江東之地已歷三世,但其缺乏統一天下的雄心,而諸葛亮志在結束分裂割據,完成統一大業。況且孫權承繼父兄基業,屬下早已有張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諸葛亮深知如到孫權之處,同樣難以施展其蓋世之才。因此,在張昭薦亮于孫權時,諸葛亮不肯留下,人問其故,諸葛亮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3.劉備在當時雖無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荊州劉表,但自起兵以來,雖屢經挫敗,壯心不已,為時人所敬重。就連曹操也認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耳。”諸葛亮審時度勢,認為劉備可以奪取荊州、益州作為立國之基,效法高祖劉邦,成就帝業。同時劉備身邊一直缺乏真正的謀略之士,諸葛亮認為自己輔佐劉備,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干,實現其抱負。因此,當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欣然應允出山輔佐劉備。《隆中對》躊躇滿志,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戰略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此時劉備正依附于荊州牧劉表門下,盡管劉表以宗室之誼對劉備待以上賓之禮,讓劉備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并不甘心寄人籬下,急切地盼望壯大實力,以求能實現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劉備對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聞,據《襄陽記》載:“劉備訪世事于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因此,當徐庶力薦諸葛亮時說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四十七歲的劉備便迫不及待地冒著隆冬的嚴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請教統一天下的大計。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三顧茅廬”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諸葛亮認為劉備是與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賴的明主,便把自己對當時社會形勢的觀察與分析和盤托出,并且針對劉備集團的處境,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國和北伐中原的戰略方針,這便是著名的《隆中對》。攻劉璋,諸葛亮與張飛、趙云等將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陽諸地。 建安十九年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對歷史的再現:

  諸葛亮字孔明,瑯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后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愿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隆中對》曰:“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隆中對》是諸葛亮對當時政局的看法,并且針對劉備集團無根據地的處境提出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方針。概括起來,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當時的形勢是“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而荊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應利用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不能守成的機會, “若跨有荊、益,”取代割據荊、益的劉表、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

  3.在益州要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時的后顧之憂。

  4.在荊州要“外結好孫權,”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如果這樣的話,劉備“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綜觀后來的歷史進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為劉備集團制定的戰略決策,大體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諸葛亮認為霸業可成,興復漢室應該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據荊、益的劉表、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外交上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系,并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

  3.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率領荊州之軍攻擊宛城、洛陽,劉備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攻打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