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負荊請罪」的解釋
負荊請罪(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網路解釋:
  1. 負荊請罪
    1. 負荊請罪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發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在邯鄲市串城街(邯鄲道)有一處巷子回車巷,這裡就是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2. 意思: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罪、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罪賠罪。
    3.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例:我今特來尋賢弟,~。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近義詞:引咎自責反義詞:興師問罪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負:背,背著。 (荊是落葉叢生灌木,高四五尺,莖堅硬,可作杖,有刺。荊條長而柔韌,可以編制筐、籃、籬笆等。)請罪:自己犯了錯誤,主動請求處罰讓對方原諒。 (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罪、道歉,嚴厲責罰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