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ㄕㄥ ㄇㄧㄥˊ ㄌㄤˊ ㄐㄧˊ
成語簡拼:smlj
成語解釋:聲名:名譽;名聲;狼藉:傳說中狼群墊草而臥;起來時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後藉以形容散亂;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形容聲望和名譽敗壞到極點;不可收拾。
成語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蒙恬列傳》:“以其君為不明,以是籍於諸侯。”唐 司馬貞索隱:“言其惡聲狼藉,佈於諸國。”
成語簡體:声名狼藉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受詞、補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正音:藉,不能讀作「jiè」。
成語辨形:藉,不能寫「籍」。
成語例子:因汪太史平日聲名狼藉,最不見重於官場,日前新督帥參彈劾劣紳十七名,實以汪某居首。 (清 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十三回)
英語翻譯:have a bad name
日文翻譯:名声が地を掃 (はら)う
俄文翻譯: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дурной славой
其他語言:<德>berüchtigt <in schlechtem Ruf stehen>
成語歇後語: 秦始皇死後,中東府令趙高與宰相李斯合謀篡改遺囑,立胡亥為帝,賜死扶蘇,趙高逼大將蒙恬自殺,同時令其兄弟蒙毅自盡。蒙毅說:「從前秦穆公殺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武奢,夫差殺伍子胥,他們在諸侯中聲名狼藉。”
相關漢字解釋:聲字解釋、 名字解釋、 狼字解釋、 藉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聲' 的成语:聲價倍增、 聲價十倍、 聲價百倍、 聲入心通、 聲動梁塵、 聲勢洶洶、 聲勢浩大、 聲勢烜赫、 聲勢熏灼、 聲勢赫奕、
第 2 个字是 '名' 的成语:名下無虛、 名不副實、 名不正,言不順、 名不符實、 名不虛傳、 名不虛得、 名不虛立、 名不虛行、 名傾一時、 名公大筆、
第 3 个字是 '狼' 的成语:狼前虎後、 狼吃幞頭、 狼吞虎噬、 狼吞虎嚥、 狼吞虎餐、 狼嗥狗叫、 狼嗥鬼叫、 狼嚎鬼叫、 狼多肉少、 狼奔兔脫、
第 4 个字是 '藉' 的成语:藉屍還魂、 藉水推船、 藉水行舟、 藉草枕塊、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