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春秋無義戰」的解釋
春秋無義戰(拼音: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網路解釋:
  1. 春秋無義戰 (成語典故)
    1. 「春秋無義戰」一詞出自《孟子·盡心》。原指春秋時代沒有正義的戰爭。也泛指非正義戰爭。 「春秋無義戰」,這既表達了孟子的歷史觀,也是其政治觀的體現。因為,儒家認為,“禮樂徵伐自天子出”,這才是合乎義的,而春秋時代則是“禮崩樂壞”,“禮樂徵伐自諸侯出”,所以沒有合乎義的戰爭。
  2. 春秋無義戰 (漢語詞語)
    1. 《春秋無義戰》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春秋時代沒有合乎義的戰爭。孟子曰:「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徵者,上伐下也,敵國(1)不相徵也。」
    2. 相對於孔子的「春秋筆法」(文章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的寫作手法)而言,孟子的「春秋無義戰」較為客觀。週天子之下,各諸侯國紛爭,又何來「義」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