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ㄉㄚˋ ㄧㄩˇ ㄓㄧˋ ㄕㄨㄟˇ
成語簡拼:dyzs
成語解釋:禹:三皇五帝時中原的領袖。大禹治理水災為百姓謀福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從岷山導出岷江。”
成語簡體:大禹治水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近代成語
近 義 詞:過門不入
成語例子: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嗎?
成語歇後語: 禹為黃之子,又稱文命,字高密。相傳生於西羌(今甘肅、寧夏、內蒙南部一帶),後來隨父遷徙於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堯時被封為夏伯,故又稱夏禹或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時也是奴隸社會的創建者。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 堯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徵求四方部落首領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首領們都推薦黧(gǔn)。
堯對黃不大信任。首領們說:「現在沒有比黃更強的人才啦,你試試看!」堯才勉強同意。
魟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製服。他就偷了天上的土那種土叫息灢能自生自長,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將黃處死,魴臨死前囑咐兒子「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他帶領群眾鑿開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禹常年腳長年泡在水里連腳跟都爛了,只能拄著棍子走。
經過十年的努力,終於把洪水引到大海裡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僅四天,還來不及照顧妻子,便為了治水,到處奔波,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沒進家裡去探望。第二次,妻子懷孕了,沒進家裡去探望。第三次,他妻子塗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過,聽見哭聲,也忍著真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四川)。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裡,觀察好地形,帶領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大禹治理黃河時有三件寶,一是河圖;二是開山斧;三是定海神針。傳說河圖是黃河水神河伯給大禹的。
相關漢字解釋:大字解釋、 禹字解釋、 治字解釋、 水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大' 的成语:大中至正、 大事不糊塗、 大事化小、 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大事去矣、 大事完畢、 大事已然、 大事鋪張、 大人不見小人怪、 大人不記小人過、
第 3 个字是 '治' 的成语:治不忘亂、 治亂存亡、 治亂安危、 治亂扶危、 治亂興亡、 治兵以信、 治兵振旅、 治國安民、 治國安邦、 治國齊家、
第 4 个字是 '水' 的成语:水中捉月、 水中月、 水中著鹽、 水中著鹽、 水乳之契、 水乳交融、 水佩風裳、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水來土掩、 水光山色、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