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ㄇㄨˋ ㄐㄧㄢˋ ㄦˇ ㄨㄣˊ
成語簡拼:mjew
成語解釋:親眼看見,親耳聽到。
成語出處:宋蘇遼《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成語簡體:目见耳闻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親自見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目擊耳聞
成語例子: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20回:“事事都是大尹自己目見耳聞,何須又問見?”
英語翻譯:what one sees and hears
相關漢字解釋:目字解釋、 見字解釋、 耳字解釋、 聞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目' 的成语:目下十行、 目不交睫、 目不別視、 目不妄視、 目不忍睹、 目不忍見、 目不忍見,耳不堪聞、 目不忍視、 目不忍視,耳不忍聞、 目不斜視、
第 2 个字是 '見' 的成语: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事生風、 見事風生、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見仁見智、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見其一未見其二、 見利忘義、 見利思義、
第 3 个字是 '耳' 的成语:耳不忍聞、 耳不旁聽、 耳不離腮、 耳報神、 耳後生風、 耳後風生、 耳提面命、 耳旁風、 耳染目濡、 耳根清淨、
第 4 个字是 '聞' 的成语:聞一知二、 聞一知十、 聞名不如見面、 聞名喪膽、 聞名遐邇、 聞噎廢食、 聞寵若驚、 聞所不聞、 聞所未聞、 聞聲相思、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