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ㄆㄧ ㄐㄧㄣ ㄐㄧㄝ ˇ ㄉㄞˋ
成語簡拼:pjjd
成語解釋:比喻敞開胸懷,心地坦白。
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
成語簡體:披襟解带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受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明·陳子龍《偉南築居遠郊鮮入城市近聞其事釋氏甚謹作詩問之》:“更聞理外事無心,披襟解帶相追尋。”
成語歇後語: 晉朝時期,王羲之為會稽內史時,孫興公推薦支道林,說他看問題拔新領異。王羲之自傲不願見他。後來王羲之外出辦事見到高僧支道林,就和他談起了《莊子·逍遙遊》,沒想到支道林的論述十分精闢與新奇,王羲之披襟解帶< /strong>,洗耳恭聽
相關漢字解釋:披字解釋、 襟字解釋、 解字解釋、 帶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披' 的成语:披古通今、 披堅執銳、 披心瀝血、 披心相付、 披星帶月、 披星戴月、 披林擷秀、 披枷帶鎖、 披枷戴鎖、 披榛採蘭、
第 2 个字是 '襟' 的成语:襟懷坦白、 襟懷灑落、 襟懷磊落、 襟江帶湖、 襟裾馬牛、
第 3 个字是 '解' 的成语:解人難得、 解兵釋甲、 解劍拜仇、 解囊相助、 解弦更張、 解民倒懸、 解甲休兵、 解甲倒戈、 解甲投戈、 解甲歸田、
第 4 个字是 '帶' 的成语:帶月披星、 帶水拖泥、 帶河厲山、 帶減腰圍、 帶牛佩犢、 帶礪山河、 帶礪河山、 帶罪立功、 帶著鈴鐺去做賊、 帶薪救火、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