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ㄧㄡ ㄍㄨㄛˊ ㄞˋ ㄇㄧㄣˊ
成語簡拼:ygam
成語解釋:憂心國家,愛護百姓。
成語出處:《戰國策·齊策》:“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
成語簡體:爱国爱民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憂慮國事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憂人憂民
成語例子:先皇帝即位之初,風飛雷厲,將大有為。憂子愛民之心雖切於己,尊賢使能之道未得其人。 ★明·宋濂《元史·本紀第四·世祖一》
相關漢字解釋:愛字解釋、 國字解釋、 愛字解釋、 民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愛' 的成语:愛不忍釋、 愛不理會、 愛不釋手、 愛之欲其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人以德、 愛人利物、 愛人好士、 愛別離苦、
第 2 个字是 '國' 的成语:國不堪貳、 國之存亡,匹夫有責、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國之干城、 國事多艱、 國事蜩螗、 國人皆曰可殺、 國仇家恨、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國利民福、
第 3 个字是 '愛' 的成语:愛不忍釋、 愛不理會、 愛不釋手、 愛之欲其生、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愛人以德、 愛人利物、 愛人好士、 愛別離苦、
第 4 个字是 '民' 的成语:民不堪命、 民不安枕、 民不畏死、 民不聊生、 民亦勞止,汔於小康、 民以食為天、 民以食為本、 民保於信、 民力雕弊、 民和年稔、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