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ㄔㄨˋ ㄉㄡˋ ㄇㄢˊ ㄓㄥ
成語簡拼:cdmz
成語解釋:觸和蠻。 《莊子》寓言蝸牛角上兩個小國。見《莊子·則陽》。後來因以「觸鬥蠻爭」喻為私利而爭鬥。
成語出處:清·尤侗《注雲飛·十空曲》:“豎子英雄,觸鬥蠻爭蝸角中。”
成語簡體:触斗蛮争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爭權奪利等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蠻觸相爭
成語例子:觸鬥蠻爭,由造物主觀之,不值一笑。 ★清·王韜《答強弱論》
成語歇後語: 傳說古代有一隻蝸牛的兩個觸角上有兩個小國,左邊的叫觸氏國,右邊的叫蠻氏國。兩個國家因為爭奪地盤而經常發生戰爭,有時竟伏屍百萬,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蝸牛因此而喪失觸覺功能
相關漢字解釋:觸字解釋、 鬥字解釋、 蠻字解釋、 爭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觸' 的成语:觸事面牆、 觸地號天、 觸手可及、 觸手生春、 觸景傷心、 觸景傷情、 觸景傷懷、 觸景生情、 觸景生懷、 觸機便發、
第 2 个字是 '鬥' 的成语:鬥升之水、 鬥升之祿、 鬥南一人、 鬥唇合舌、 鬥媚爭妍、 鬥志昂揚、 鬥怪爭奇、 鬥折蛇行、 鬥挹箕揚、 鬥斛之祿、
第 3 个字是 '蠻' 的成语:蠻不講理、 蠻來生作、 蠻橫無理、 蠻煙瘴雨、 蠻煙瘴霧、 蠻爭觸鬥、 蠻觸之爭、 蠻觸相爭、 蠻風瘴雨、
第 4 个字是 '爭' 的成语:爭先士卒、 爭先恐後、 爭先恐後、 爭光日月、 爭分奪秒、 爭名奪利、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 爭名競利、 爭名逐利、 爭多競少、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