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ㄓㄨㄙ ㄒㄧㄠˋ ㄐㄧㄝ ˊ ㄧˋ
成語簡拼:zxjy
成語解釋: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成語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節義,不知妄作邪為。”
成語簡體:忠孝节义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詞、受詞、定語;指封建道德準則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忠孝節烈
成語例子: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那些充滿了忠孝節義、悲歡離合的故事曾迷惑了他。”
相關漢字解釋:忠字解釋、 孝字解釋、 節字解釋、 義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忠' 的成语:忠不可兼、 忠不違君、 忠不避危、 忠信樂易、 忠厚長者、 忠君報國、 忠君愛國、 忠告善道、 忠孝不並、 忠孝兩全、
第 2 个字是 '孝' 的成语:孝子愛日、 孝子慈孫、 孝子賢孫、 孝子順孫、 孝思不匱、 孝悌力田、 孝悌忠信、 孝經起序、
第 3 个字是 '節' 的成语:節上生枝、 節中長節、 節儉力行、 節儉躬行、 節哀順變、 節外生枝、 節威反文、 節用厚生、 節用愛人、 節用愛民、
第 4 个字是 '義' 的成语:義不主財,慈不主兵、 義不反顧、 義不取容、 義不容辭、 義不生財、 義不辭難、 義刑義殺、 義夫節婦、 義山恩海、 義形於色、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