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ㄓㄧˇ ㄍㄠ ㄑㄧˋ ㄧㄤˊ
成語簡拼:zgqy
成語解釋: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得意忘形的樣子。
成語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三年》:“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成語簡體:趾高气扬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辨形:趾,不能寫「指」或「志」;揚,不能寫「陽」。
成語例子:但是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情總嫌有些不夠大方罷。 (聞一多《復古的空氣》)
英語翻譯:go to one's head <to be made vain or conceited by success; hold one's high; hold one's head high; be on one's high horse >
日文翻譯:鼻息(はないき)が荒(あら)い,意気揚揚(いきようよう)としている
俄文翻譯:горделивый <с горделивым видом>
其他語言:<德>die Nase hochtragen <arrogant sein><法>se pavaner <air orgueilleux,hautain,présomptueux>
成語謎語:樹頂奏嗩吶
成語歇後語: 西元前701年春,楚國掌管軍政的莫敖屈瑕,率軍在鄖國的城邑蒲騷(今應城西北)與鄖、隨、蓼等諸侯國的聯軍作戰。由於對方盟國眾多,氣勢盛大,屈瑕盛為恐慌。於是,他準備請求楚王增派軍隊。將軍鬥廉反對這樣做,鬥廉認為,敵方盟國雖多,但人心不齊,鬥志不堅,只要打敗鄖國,整個盟國就會分崩離析。他建議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屈瑕採納了鬥廉的建議,猛攻蒲騷,大獲全勝。這就是有名的「蒲騷之戰」。
但是,屈瑕並無自知之明,把別人的功勞都算在自己的身上。因而驕傲起來,自以為是常勝將軍,從此任何敵人都不放在眼裡。
過了兩年,楚玉又派屈瑕率軍去攻羅國。出師當天,屈瑕全身披掛,向送行的官員告別,然後登上華美的戰車,威風凜凜地揚長而去。
送行的大夫鬥伯比返回時對御手說:「莫敖這次出征要吃敗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還能冷靜地、正確地指揮作戰嗎。」
鬥伯比越想越感不妥,就吩咐御手駕車到王宮,求見楚王。他建議楚王給屈瑕增加軍隊,但楚王沒答應。
屈瑕到了前線,更加不可一世。竟然下令軍中「敢諫者處於極刑」。武斷專橫到了極點。
楚軍來到羅國都城時,對方早就整軍待戰。屈瑕毫不在意。但部隊隨地駐紮,一點也不做戒備。
羅軍聯合盧襦(今襄樊市西南)的軍隊猛烈攻擊。楚軍馬上潰散,死傷慘重。屈瑕乘著一輛戰車,狼狽而逃。出征時那種趾高氣揚的樣子早已不見了。
屈瑕逃到楚國境內一個叫荒谷的地方,發現只剩孤身一人,好不悲傷,自縹而亡。
成語故事:大雁飛東南;孔夫子上樹;樹頂奏嗩吶
相關漢字解釋:趾字解釋、 高字解釋、 氣字解釋、 揚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趾' 的成语:趾踵相接、 趾踵相錯、 趾高氣揚、
第 2 个字是 '高' 的成语:高下任心、 高下其手、 高下在口、 高下在心、 高下在手、 高不可攀、 高不可登、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成,低不就、 高不湊低不就、
第 3 个字是 '氣' 的成语:氣傲心高、 氣像一新、 氣充志定、 氣克鬥牛、 氣冠三軍、 氣凌霄漢、 氣勢洶洶、 氣勢熏灼、 氣勢磅礴、 氣吐虹霓、
第 4 个字是 '揚' 的成语:揚厲鋪張、 揚名四海、 揚名後世、 揚名顯姓、 揚名顯親、 揚威曜武、 揚威耀武、 揚己露才、 揚幡招魂、 揚幡擂鼓、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