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ㄆㄧ ㄐㄧㄚˇ ㄐㄨˋ ㄢ
成語簡拼:bjja
成語解釋:形容武將年雖老壯志不減。
成語出處:《後漢書 馬援傳》載:漢 馬援年六十二,請出征,光武帝以其老,未許。 「援自請曰: ‘臣尚能被甲上馬。’帝令試之。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鑠哉是翁也!』」。
成語簡體:被甲据鞍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受詞;用於戰爭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例〗趙國廉將軍,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據鞍走若雲。 ★明 劉基《寶林同講師渴馬圖歌》
成語歇後語: 東漢初年,國內局勢未穩,西北少數民族發生動亂,大將馬援62歲了請求帶兵出征,光武帝劉秀認為他年邁不允。馬援說他還能被甲上馬,於是親自示範自己不減當年威風,光武帝看後十分高興,稱讚他寶刀未老,允許他帶兵出征
相關漢字解釋:被字解釋、 甲字解釋、 據字解釋、 鞍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被' 的成语:被動之水,無本之木、 被堅執銳、 被寵若驚、 被山帶河、 被朱佩紫、 被澤蒙庥、 被災蒙禍、 被甲執兵、 被甲執銳、 被甲持兵、
第 2 个字是 '甲' 的成语:甲乙丙丁、 甲冠天下、 甲堅兵利、 甲第星羅、 甲第連天、 甲第連雲、
第 3 个字是 '據' 的成语:據圖刎首、 據水斷橋、 據為己有、 據理力爭、 據義履方、 據高臨下、
第 4 个字是 '鞍' 的成语: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鞍前馬後、 鞍馬之勞、 鞍馬勞倦、 鞍馬勞困、 鞍馬勞神、 鞍馬勞頓、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