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ㄨㄤˊ ㄐㄧˇ ㄉㄜ ㄇㄠˊ
成語簡拼:wjdm
成語解釋: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當,或有失有得。
成語出處: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離俗》:“亡戟得矛,可以歸乎?”
成語簡體:亡戟得矛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有失有得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英語翻譯:the gains offset the losses
成語歇後語: 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打仗,一個小卒在混戰中把戟丟了,但撿到一隻矛。後退時問路人怎麼辦?路人說同樣是兵器,回去沒問題。他又問高唐大夫怎麼辦,高唐大夫說應該回去撿回來,他們兩人重返戰場,為尋找戟而英勇戰死
相關漢字解釋:亡字解釋、 戟字解釋、 得字解釋、 矛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亡' 的成语:亡不待夕、 亡不旋跬、 亡不旋踵、 亡可奈何、 亡命之徒、 亡國之器、 亡國之社、 亡國之聲、 亡國之音、 亡國大夫、
第 3 个字是 '得' 的成语:得一望十、 得一知己,死可無恨、 得不償喪、 得不償失、 得不補失、 得不酬失、 得人死力、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得休便休、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