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ㄈㄨˊ ㄌㄨㄙˊ ㄈㄥˋ ㄔㄨˊ
成語簡拼:flfc
成語解釋:伏龍:(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士元。兩人都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軍事家。後指隱而未現的有較高學問和能耐的人。
成語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宄陽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成語簡體:伏龙凤雏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能人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成語例子: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伏龍鳳雛,司馬徽稱孔明龐士元之奇。”
英語翻譯:Zhuge Liang and Pang Tong--two great strategists of the late Han and early Three Kingdoms
成語歇後語: 三國時期,劉備向司馬徽請教指點時局,司馬徽向他推薦說,這裡有伏龍、鳳雛都是識時務的俊傑。劉備急切問他們的名字,司馬徽告訴他伏龍是南陽的諸葛亮,鳳雛就是龐統。劉備於是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後來又得到龐統的輔助
相關漢字解釋:伏字解釋、 龍字解釋、 鳳字解釋、 雛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伏' 的成语:伏低做小、 伏地聖人、 伏屍流血、 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伏法受誅、 伏特臘臘臘、 伏維尚颯、 伏而咶天、 伏虎降龍、 伏首帖耳、
第 2 个字是 '龍' 的成语:龍伯釣鰲、 龍伸蠖屈、 龍化虎變、 龍去鼎湖、 龍口奪食、 龍吟虎嘯、 龍吟鳳噠、 龍多乃旱、 龍姿鳳採、 龍威燕頷、
第 3 个字是 '鳳' 的成语:鳳儀獸舞、 鳳冠霞帔、 鳳凰來儀、 鳳凰在笯、 鳳凰於飛、 鳳協鸞和、 鳳友鸞交、 鳳友鸞諧、 鳳只鸞孤、 鳳吟鸞吹、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