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ㄈㄟˇ ㄧˊ ㄈㄟˇ ㄏㄨㄟˋ
成語簡拼:fyfh
成語解釋: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備這兩位賢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又駕馭的人。
成語出處:《舊唐書·司空圖傳》:“匪夷匪惠,難居公正之明;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可放還山。”
成語簡體:匪夷匪惠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形容才德不高的人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不夷不惠
相關漢字解釋:匪字解釋、 夷字解釋、 匪字解釋、 惠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匪' 的成语:匪伊朝夕、 匪匪翼翼、 匪夷匪惠、 匪夷所思、 匪朝伊夕、 匪異人任、 匪石之心、 匪石匪席、 匪躬之操、 匪躬之節、
第 2 个字是 '夷' 的成语:夷為平地、 夷然不屑、 夷然自若、 夷險一節、
第 3 个字是 '匪' 的成语:匪伊朝夕、 匪匪翼翼、 匪夷匪惠、 匪夷所思、 匪朝伊夕、 匪異人任、 匪石之心、 匪石匪席、 匪躬之操、 匪躬之節、
第 4 个字是 '惠' 的成语:惠子善譬、 惠子知我、 惠施之謀、 惠然之顧、 惠然肯來、 惠而不費、 惠風和暢、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