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ㄆㄧˊ ㄌㄧˇ ㄧㄤˊ ㄑㄧㄡ
成語簡拼:plyq
成語解釋:皮里:內在;陽秋:即春秋;因晉簡文帝之母名阿春;晉人避諱;改「春秋」為「陽秋」;春秋:即春秋筆法。對人物、事件的褒貶不在表面而在內裡。
成語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褚季野皮里陽秋,謂其裁中也。”
成語簡體:皮里阳秋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定語、狀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指桑罵槐
成語例子:胸中褒貶,曰皮里陽秋。 (宋 胡繼宗《書言故事 事物譬類》)
英語翻譯:criticize mentally <criticism kept to oneself>
相關漢字解釋:皮字解釋、 里字解釋、 陽字解釋、 秋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皮' 的成语:皮不存而毛焉附、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皮傷肉綻、 皮夫匹婦、 皮相之士、 皮相之見、 皮相之談、 皮破肉爛、 皮破血流、
第 2 个字是 '里' 的成语:里外夾攻、 里程碑、 里通外國、
第 3 个字是 '陽' 的成语:陽九之厄、 陽九之會、 陽九百六、 陽儒陰釋、 陽台雲雨、 陽奉陰違、 陽春有腳、 陽春白雪、 陽煦山立、 陽解陰毒、
第 4 个字是 '秋' 的成语:秋去冬來、 秋實春華、 秋後算帳、 秋後算帳、 秋扇見捐、 秋收冬藏、 秋收東藏、 秋月寒江、 秋月春花、 秋月春風、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