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注音:ㄌㄧㄣˊ ㄣㄢˋ ㄓㄨˋ ㄅㄧㄥ
成語簡拼:lnzb
成語解釋:臨到危難時,方才鑄造兵器。比喻平常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成語出處: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上二十》:「溺者不問隊,迷者不問路。溺而後問隊,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劇鑄兵,臨噎而劇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成語簡體:临难铸兵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比喻平時不作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臨渴掘井
成語例子:《梁書·韋叡傳》:“賊已至城下,方復求軍,臨難鑄兵,豈及馬腹。”
相關漢字解釋:臨字解釋、 難字解釋、 鑄字解釋、 兵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臨' 的成语:臨事制變、 臨事而懼、 臨別贈言、 臨別贈語、 臨危下石、 臨危不亂、 臨危不憚、 臨危不懼、 臨危不撓、 臨危不苟、
第 2 个字是 '難' 的成语:難上加難、 難乎其難、 難乎情、 難乎為繼、 難以啟齒、 難以為情、 難以為繼、 難以置信、 難以逆料、 難以預料、
第 3 个字是 '鑄' 的成语:鑄劍為犁、 鑄古切今、 鑄山煮海、 鑄成大錯、 鑄新淘舊、 鑄木鏤冰、 鑄此大錯、 鑄甲銷戈、 鑄鼎象物、
第 4 个字是 '兵' 的成语:兵不厭權、 兵不厭詐、 兵不接刃、 兵不污刃、 兵不由將、 兵不血刃、 兵不逼好、 兵不雪刃、 兵以詐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網路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