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簡拼:zhcb
成語解釋:比喻拒絕接受別人的珍貴物品
成語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15年》:「宋人得玉,獻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獻玉者曰:……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成語簡體:子罕辞宝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成語
近 義 詞:不貪為寶
成語歇後語: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在開鑿石料時發現一塊寶玉,請人鑑定是寶石,就抬到都城獻給大臣子罕,子罕說如果給我,我們都失去了寶,我以不貪為寶。於是命人打磨寶玉到市場上賣掉,把錢交給宋人,派人護送他回家
相關漢字解釋:子字解釋、 罕字解釋、 辭字解釋、 寶字解釋、
第 1 个字是 '子' 的成语:子不語怪、 子夏懸銻、 子女玉帛、 子女金帛、 子子孫孫、 子孝父慈、 子孫後代、 子孫後輩、 子承父業、 子曰詩雲、
第 3 个字是 '辭' 的成语:辭不意逮捕、 辭不獲命、 辭不達意、 辭不達義、 辭喻橫生、 辭嚴意正、 辭嚴氣正、 辭嚴義正、 辭嚴誼正、 辭多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