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解釋
是可忍,孰不可忍(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網路解釋:
  1.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1. 原意:如果這樣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還有什麼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極點
    2. 討論:根據孔子為人修養可知其本意並非告誡後人甚麼忍或者什麼不忍的觀念,而是慨嘆季氏的背禮之道,以喻後世,篡奪之道起於微小。
    3. 八佾,宮廷樂舞制,八人一行為一佾,八佾則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依照週禮所訂定的禮法要求,應該是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季氏,即季孫氏,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三桓之首。根據今天的說法,就是春秋末期魯國的新興地主階級。魯昭公應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卻故意打破老規矩,偏要設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團。所以孔子談到季氏時,就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