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ㄙˋ ㄕ
拼音 sì shī
⒈ 即四家詩。魯《詩》、齊《詩》、韓《詩》和毛《詩》的合稱。漢代傳《詩經》的有魯人申培、齊人轅固、燕人韓嬰,稱“魯”、“齊”、“韓”三家詩,為今文詩學,兩漢時皆立於學官,魏晉以後逐漸衰亡。三家詩除存《韓詩外傳》外,餘均亡佚。又有魯人毛亨,亦傳《詩經》,稱毛《詩》,為古文詩學,先在民間傳授,盛行於東漢。魏晉後通行的《詩經》就是毛《詩》。四家對詩義的說明、文字的解釋,均有所不同,參閱清陳喬樅《四家詩異文考》。參見“毛詩”、“三家詩”。
⒉ 《詩經》的四體:《風》、《大雅》、《小雅》、《頌》。
⒊ 稱《南》(《周南》、《召南》)、《豳》、《雅》、《頌》為“四詩”。
⒈ 即四家詩。 魯 《詩》、 齊 《詩》、 韓 《詩》和 毛 《詩》的合稱。 漢 代傳《詩經》的有 魯 人 申培、齊 人 轅固、燕 人 韓嬰,稱“魯”、“齊”、“韓”三家詩,為今文詩學, 兩漢 時皆立於學官, 魏 晉 以後逐漸衰亡。三家詩除存《韓詩外傳》外,餘均亡佚。又有 魯 人 毛亨,亦傳《詩經》,稱 毛 《詩》,為古文詩學,先在民間傳授,盛行於 東漢。魏 晉 後通行的《詩經》就是 毛 《詩》。四家對詩義的說明、文字的解釋,均有所不同,參閱 清 陳喬樅 《四家詩異文考》。參見“毛詩”、“三家詩”。
⒉ 《詩經》的四體:《風》、《大雅》、《小雅》、《頌》。
引唐 許堯佐 《五經閣賦》:“虞、夏、商、周 之五典,《國》、《風》、《雅》、《頌》之四詩,既精微之與廣博,莫不森羅而在茲。”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四詩既刪,體裁益衍。”
清 錢謙益 《<增城集>序》:“令採風之使進而被之管絃,言之無罪,聞之足戒,豈不足以列四詩之目而稱五諫之首也哉!”
⒊ 稱《南》(《周南》、《召南》)、《豳》、《雅》、《頌》為“四詩”。 清 顧炎武 《日知錄·經義》:“《周南》、《召南》、《南》也,非《風》也。 《豳》謂之《豳詩》,亦謂之《雅》,亦謂之《頌》,而非《風》也。
引《南》、《豳》、《雅》、《頌》為四詩,而列國之《風》附焉,此《詩》之本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