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ㄊ一ˊ ㄋ一ㄝˋ
拼音 tí niè
⒈ 亦作“蹄囓”。
⒉ 馬用蹄踢和用嘴咬。
⒊ 引申指劣馬。
⒋ 比喻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傾軋。
⒈ 亦作“蹄囓”。 馬用蹄踢和用嘴咬。
引《周禮·夏官·庾人》“攻駒” 漢 鄭玄 注:“攻駒,制其蹄齧者。”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一》:“有惡馬,不可馭,蹄囓傷人多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定數》:“二馬蹄齧,遂曳像於地,腹中珍貨悉露。”
⒉ 引申指劣馬。
引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君看 渥窪 種,態與駑駘異。不雜蹄齧間,逍遙有能事。”
⒊ 比喻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傾軋。
引《三國志·吳志·諸葛瑾傳》:“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離刺轉相蹄齧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