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ㄕㄨㄣˋ ㄋ一ˋ
拼音 shùn nì
⒈ 順正與邪逆。
⒉ 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
⒊ 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⒈ 順正與邪逆。
引《管子·四稱》:“循其祖德,辯其順逆,推育賢人,讒慝不作。”
唐 杜甫 《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人生半哀樂,天地有順逆。”
明 梁辰魚 《浣紗記·交戰》:“但要知兵眾之強弱,須察理勢之順逆,何不反邪歸正,棄暗投明。”
子虛子 《湘事記》:“譚延闓 更派 龍璋 領兵一標為西路巡按使, 龍 至 常,各營以數月未給餉,輒發官錢局銀四萬元分給之,曉以順逆,兵弁大悅。”
⒉ 指行星的順行與逆行。行星朝東運動稱為“順行”,朝西運動稱為“逆行”。參見“順行”。
引《史記·天官書》:“察日、月行以揆歲星順逆。”
《後漢書·律曆志下》:“金、水承陽,先後日下,速則先日,遟而後留,留而後逆,逆與日違,違而後速,速與日競,競又先日,遟速順逆,晨夕生焉。”
⒊ 指風向或水流與行進方向相同或相反。
引宋 洪邁 《夷堅支志丁·南康神惠廟碑》:“久之,語曰:‘吾今修行,子行歸矣,當以順風奉送。’又曰:‘風之順逆,亦非可私,特世人弗知之耳。’”
元 薩都剌 《高郵阻風》詩:“長風破浪我亦曾,順逆偶爾非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