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ㄈㄨˊ ㄑ一ㄡˊ
拼音 fú qiú
⒈ 在戰爭中被擄獲的人。
⒉ 拘禁。
俘囚「ㄈㄨˊ ㄑ一ㄡˊ」
⒈ 被俘受囚的人。
引《南史·卷一五·檀道濟傳》:「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為京觀。」
宋·蘇軾〈代侯公說項羽辭〉:「侯公至楚,晨扣軍門,謁項羽曰:『臣聞漢王之父太公為俘囚,臣切慶大王獲所以勝於漢者。』」
⒈ 在戰爭中被擄獲的人。
引《南史·檀道濟傳》:“議者謂所獲俘囚,應悉戮以為京觀。”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江左 皇族,水鄉庶姓,若 司馬、劉、蕭、韓、王,或出於亡命,或起自俘囚,一詣 桑乾,皆成禁臠。”
宋 蘇軾 《代侯公説項羽辭》:“臣聞 漢王 之父 太公 為俘囚,臣切慶大王獲所以勝於 漢 者。”
⒉ 拘禁。
引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八:“予俘囚十年,外兄不知所在,今觀公書此事,則再出世之語昭然矣。”
金 高士談 《丙寅刑部中》詩之一:“釁來無朕兆,意外得俘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