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ㄠ ㄖㄢˊ
拼音 xiāo rán
⒈ 亦作“囂然”。
⒉ 閒適貌。
⒊ 得意貌。
⒋ 飢餓貌。
⒌ 擾攘不寧貌。
囂然「ㄒ一ㄠ ㄖㄢˊ」
⒈ 飢餓的樣子。
引三國魏·嵇康〈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
⒉ 不安的樣子。
引《三國志·卷六四·吳書·孫峻傳》:「多所刑殺,百姓囂然。」
⒊ 傲慢輕狂的樣子。
引《三國志·卷四〇·蜀書·彭羕傳》:「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
反寂然
⒈ 亦作“嚻然”。
⒉ 閒適貌。
引《爾雅·釋言》“嚻,閒也” 晉 郭璞 注:“嚻然,閒暇貌。”
明 張居正 《學農園記》:“則又欣然以喜,囂然以娛。”
清 吳嘉賓 《得一齋記》:“吾一從而居其土宜別其苦良,不亦矜乎,故吾囂然自為得也。”
⒊ 得意貌。
引《三國志·蜀志·彭羕傳》:“羕 起徒步,一朝處州人之上,形色囂然,自矜得遇滋甚。”
宋 蘇軾 《上韓太尉書》:“於是天下之士,囂然皆有無用之虛名,而不適於實效。”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著議第六》:“其惑也,則且援古以刺今,囂然有聲氣矣。”
姚錫鈞 《春聲自序》:“比年以來,斯事至濫,往往遣詞選字,義且未安,而囂然自鳴,多所刊佈。”
⒋ 飢餓貌。
引《文選·嵇康<養生論>》:“終朝未餐,則囂然思食。”
李善 注:“囂然,飢意也。”
清 顧炎武 《中憲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寇公墓誌銘》:“奉旨徵漕,而大水之後,粒米無出,百姓囂然。”
⒌ 擾攘不寧貌。
引唐 韓愈 《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孔公墓誌銘》:“安南 乘勢殺都護 李象古 …… 嶺 南囂然。”
宋 王讜 《唐語林·德行》:“臣宣旨 京兆 尹閲女子,人間囂然,而朝廷好言事者得以為口實。”
鄒韜奮 《當前的主要任務》:“舉個明顯的例子,你說民主政治實現能加強國力,加速抗戰勝利的到來嗎?他就囂然起來反對。”
⒍ 亦作“嚻然”。憂愁貌。
引《漢書·王莽傳贊》:“是以四海之內,囂然喪其樂生之心,中外憤怨。”
顏師古 注:“囂然,眾口愁貌也。音五高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