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轉詞語解釋 / 宛轉是什麽意思
「宛轉」詞語解釋

注音 ㄨㄢˇ ㄓㄨㄢˇ

拼音 wǎn zhuǎn

⒈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mediate; help to effect a compromise;

⒉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遊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pass through many hands and places;

⒊  婉轉。

mild and indirect; tactful;

國語辭典簡編本

宛轉「ㄨㄢˇ ㄓㄨㄢˇ」

1.態度和藹柔順。

造句措辭宛轉一點兒,才不會冒犯他人。

2.形容聲音悅耳動聽。

造句她的歌聲宛轉動人,真如黃鶯出谷一般。

國語辭典修訂本

宛轉「ㄨㄢˇ ㄓㄨㄢˇ」

⒈  隨順變化。

《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

⒉  身體轉動,翻來覆去。

《楚辭·嚴忌·哀時命》:「愁修夜而宛轉兮,氣涫?其若波。」

⒊  含蓄委婉。也作「婉轉」。

《晉書·卷五一·皇甫謐傳》:「宛轉萬情之形表,排託虛寂以寄身。」

委宛

⒋  態度和藹、柔順。

如:「發言時措辭宛轉些,別衝撞他人,引起爭執。」

⒌  調停、斡旋。也作「婉轉」。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縣宰道:『此纖芥之事,不必介懷!下官自當宛轉。』」
《兒女英雄傳·第二〇回》:「鄧九公費了無限的調停,無限的宛轉,才 得到了青雲峰見著了這位隱姓埋名,昨是今非的十三妹。」

⒍  形容纏綿委曲。

唐·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⒎  形容聲音悅耳動人。也作「婉轉」。

如:「鶯聲宛轉。」

引證解釋

⒈  隨順變化。

《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
成玄英 疏:“宛轉,變化也。復能打拍刑戮,而隨順時代,故能與物變化而不固執之者也。”
《文子·守無》:“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轉,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明人押字之式》:“故京師有賣花字者,隨人意欲,必有宛轉藏頓。”

⒉  迴旋;盤曲;蜿蜒曲折。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揄揚滌盪漂流隕往觸崟石兮,龍邛脟圈繚戾宛轉阻相薄兮。”
王逸 注:“言水得風則龍邛繚戾與險阻相薄,不得順其流性也。”
明 袁凱 《楊白花》詩:“楊白花,飛入深宮裡,宛轉房櫳間,誰能復禁爾?”
清 劉大櫆 《遊黃山記》:“及入其中,則重垣複閣,宛轉交通。”
馮至 《十四行詩》:“在我們心靈的原野裡,也有一條條宛轉的小路。”

⒊  謂含蓄曲折;委婉。

南朝 樑 鍾嶸 《詩品》卷中:“範 詩清便宛轉,如流風迴雪。”
唐 劉禹錫 《<竹枝詞>序》:“其卒章激訐如 吳 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 淇 濮 之豔。”
清 馮班 《鈍吟雜錄·讀古淺說》:“凡人作文字,下筆須有輕重,論賢人君子,雖欲糾正其謬誤,詞宜宛轉。若言小人姦賊,不妨直駡。”
魯迅 《華蓋集續編·有趣的訊息》:“有時說些宛轉的話,是姑且客氣客氣的,何嘗想借此免於下地獄。”

⒋  形容聲音抑揚動聽。

宋 陳恕可 《齊天樂·蟬》詞:“琴絲宛轉,弄幾曲新聲,幾番悽惋。”
明 劉易 《吳姬年十五》詩:“當筵歌宛轉,閒坐弄參差。”
《霓裳續譜·黃昏後倚闌干》:“把玉笛《梅花》悠揚宛轉,一聲聲吹斷深更。”
周立波 《卜春秀》:“今年春天裡的一天,歌喉宛轉的陽雀子開始啼叫了。”

⒌  謂纏綿多情,依依動人。

唐 元稹 《鶯鶯傳》:“天將曉, 紅娘 促去, 崔氏 嬌啼宛轉, 紅娘 又捧之而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養成一個假女,溫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赤蛇》:“公初不納,後見丰姿艷冶,宛轉依人,不能定情,遂與共枕。”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雖然也有著幾分父親的木訥,而五歲的年紀, 彬彬 已很會宛轉作態了。”

⒍  謂使身體或物翻來覆去,不斷轉動。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融羊牛脂,灌於蒲臺中,宛轉於板上,桵令圓平。”
宋 蘇軾 《與吳秀才書》:“留示珠玉,正快如九鼎之珍,徒咀嚼一臠,宛轉而不忍下嚥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忽舌爛至喉,飲食言語皆不能,宛轉數日而死。”
朱自清 《羊群》:“不幸的羊兒宛轉鋼刀下!羊兒宛轉,狼們享樂。”

⒎  輾轉。指經過許多人的手或許多地方。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下:“聖俞 在時,家甚貧,餘或至其家,飲酒甚醇,非常人家所有。問其所得,雲皇親家有好學者,宛轉致之。”
明 張煌言 《羅子木詩序》:“羅生 流離滄溟,宛轉島嶼間,欲出奇計以救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修鱗》:“梅 或偶供廩給,必力辭不受;即強而後可,亦必宛轉報復。”

⒏  指周折。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翰林道:‘我見師父藏頭露尾不肯直説出來,所以也做啞裝呆,取笑一回。卻又一件,這是家姑從幼許我的,何必今日又要師父多這些宛轉?’”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 安老爺 ﹞自從見了 鄧九公,費了無限的調停,無限的宛轉,才得到了 青雲峰 見著了這位隱姓埋名昨是今非的 十三妹。”

⒐  猶通融或斡旋。

宋 張九成 《橫浦語錄》:“一士夫以改官,少一二紙舉狀,再三懇求宛轉當路,其意甚切。因謂之曰:‘某平生不能為人宛轉。’”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縣宰道:‘此纖芥之事,不必介懷,下官自當宛轉。’”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如今又見他這番深心厚意,宛轉成全,又是歡忻,又是感激。”

⒑  謂光陰流逝。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一:“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唐 李德裕 《鴛鴦篇》詩:“春光兮宛轉,嬉遊兮未反。”
明 張居正 《元夕行》:“年光宛轉不相待,過眼繁華空自愛。”

⒒  纏弓的繩。

《爾雅·釋器》“有緣者謂之弓” 晉 郭璞 注:“緣者,繳纏之,即今宛轉也。”
郝懿行 義疏:“宛轉,繩也。”

相關漢字解釋

宛字解釋轉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