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ㄊㄨㄥˊ ㄗㄨㄟˋ
拼音 tóng zuì
⒈ 同樣的罪行;同樣的罪名。
⒉ 同樣的過失。
⒊ 同樣論罪;同樣受到處罰。
同罪「ㄊㄨㄥˊ ㄗㄨㄟˋ」
⒈ 相同的罪責。
引《三國演義·第四回》:「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例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⒈ 同樣的罪行;同樣的罪名。
引《左傳·襄公六年》:“同罪異罰,非刑也。”
《後漢書·桓譚傳》:“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姦吏得因緣為市。”
宋 陸游 《南唐書·江文蔚傳》:“同罪異誅,觀聽疑惑。”
⒉ 同樣的過失。
引宋 米芾 《寄雪郎中彭紹》詩之二:“張顛 與 柳 頗同罪,鼓吹俗子起亂離。”
⒊ 同樣論罪;同樣受到處罰。
引《左傳·昭公七年》:“吾先君 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盜所隱器,與盜同罪。’”
《晉書·刑法志》:“其見知而故不舉劾,各與同罪……其不見不知,不坐也。”
田漢 《謝瑤環》第五場:“你們休得猖狂,豈不聞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