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ㄍㄡ ㄨㄣˇ
拼音 gōu wěn
⒈ 常綠灌木。纏繞莖,葉子卵形或披針形,花黃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有毒,中醫入藥。也稱斷腸草、大茶藥、火把花、葫蔓藤、野葛、毒根、黃藤等。勾曲的鳥嘴。如鷹、鷲之類的喙。
鉤吻「ㄍㄡ ㄨㄣˇ」
⒈ 植物名。胡蔓藤科胡蔓藤屬,常綠繞纏灌木。產於我國雲南、廣東、福建,印度亦有生產。平滑無毛,樹皮栓質。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花淡黃色,萼呈卵形,花冠為漏斗狀,內面有斑點。蒴果膨大,內含種子。根及葉含劇毒,可治神經痛、氣喘 、百日咳。
⒉ 形狀鉤曲的鳥嘴,如鷹、鷲等的嘴。
⒈ 常綠灌木。纏繞莖,葉子卵形或披針形,花黃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有毒,中醫入藥。也稱斷腸草、大茶藥、火把花、葫蔓藤、野葛、毒根、黃藤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鉤吻》。
引《太平御覽》卷九九〇引 漢 桓譚 《新論》:“鉤吻不與人相宜,故食則死,非為殺人生也。”
晉 葛洪 《抱朴子·疾謬》:“斯誠委夷路而陷叢棘,舍嘉旨而咽鉤吻者也。”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鉤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療甚多,註釋者多端,或雲可入藥;或雲有大毒,食之殺人。”
⒉ 勾曲的鳥嘴。如鷹、鷲之類的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