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ㄐㄨㄢˋ ㄕㄜˊ
拼音 juàn shé
⒈ 不開口;閉口不言。
⒉ 星名。
⒊ 喻邪佞之人。
⒋ 把舌頭捲起來。
捲舌「ㄐㄨㄢˋ ㄕㄜˊ」
⒈ 不說話。北周·庾信〈哀江南賦〉:「猛士嬰城,謀臣捲舌。」也作「捲舌」。
引《文選·揚雄·解嘲》:「是以欲談者捲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
⒉ 將舌尖往後翹。。也作「捲舌」。
例如:「捲舌音」
⒈ 捲起舌頭。形容不敢直言。參見“捲舌”。
引晉 幹寶 《搜神記》卷十八:“公置甲兵欄騎,當是致疑於僕也。將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晉 郭頒 《古墓斑狐記》:“將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謀之士,望門而不進。”
⒉ 不開口;閉口不言。
引《文選·揚雄<解嘲>》:“是以欲談者捲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異也。故欲談者捲舌而不言,待彼發而同其聲。”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猛士嬰城,謀臣捲舌。”
瞿蛻園 注:“捲舌:不開口,無計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詩之四:“舉國莫能和, 巴 人皆捲舌。”
明 劉基 《述志賦》:“眾畏讒而捲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誠。”
⒊ 星名。
引《漢書·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見 昴 分,居捲舌東可五尺,青白色,炎長三寸。佔曰:‘天下有妄言者。’”
《隋書·天文志上》:“捲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語,以知佞讒也。”
⒋ 喻邪佞之人。
引清 錢謙益 《賀文司理詩冊序》:“自今以往,固將黜捲舌於天街,投讒人於有北。”
⒌ 把舌頭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