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辭詞語解釋 / 內辭是什麽意思
「內辭」詞語解釋

注音 ㄋㄟˋ ㄘˊ

拼音 nèi cí

⒈  謂為本國君侯諱飾之辭。

⒉  泛指隱微不顯之辭。

⒊  對內的言詞。

引證解釋

⒈  謂為本國君侯諱飾之辭。

《公羊傳·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內辭也。”
何休 注:“內為公諱辭。”
《穀樑傳·桓公十年》:“秋,公會 衛侯 於 桃丘,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內辭也。”
範寧 注:“倡會者 衛,魯 至 桃丘 而 衛 不來,故書‘弗遇’以殺恥。”

⒉  泛指隱微不顯之辭。

《穀樑傳·隱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內辭也,或外辭也。”
鍾文烝 補註:“‘有’之疑為內辭其辭最微……‘或’之疑為外辭,其辭較著。”

⒊  對內的言詞。

《禮記·曲禮下》“內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清 朱彬 訓纂:“是在內從內辭,在外從外辭。”

相關漢字解釋

內字解釋辭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