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筵詞語解釋 / 經筵是什麽意思
「經筵」詞語解釋

注音 ㄐ一ㄥ 一ㄢˊ

拼音 jīng yán

⒈  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宋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元、明、清三代沿襲此制,而明代尤為重視。除皇帝外,太子出閣後,亦有講筵之設。清制,經筵講官,為大臣兼銜,於仲秋仲春之日進講。

英文 place where the emperor listened to lectures (traditional)​

國語辭典修訂本

經筵「ㄐ一ㄥ 一ㄢˊ」

⒈  舊日帝王聽講經籍的地方。

《宋史·卷一七·哲宗本紀一》:「開經筵,講魯論,讀三朝寶訓。」

引證解釋

⒈  漢 唐 以來帝王為講論經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宋 代始稱經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八月至冬至節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 元、明、清 三代沿襲此制,而 明 代尤為重視。除皇帝外,太子出閣後,亦有講筵之設。 清 制,經筵講官,為大臣兼銜,於仲秋仲春之日進講。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二:“神宗皇帝 御經筵,時方講《周官》。”
《元史·吳澄傳》:“泰定 元年,初開經筵,首命 澄 與平章政事 張珪 、國子祭酒 鄧文原 為講官。”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經筵面奏》:“我朝經筵日講,非徒辯析經史,為觀美也;謂當旁及時務,以匡不逮。”
清 陳康祺 《燕下鄉脞錄》卷二:“康熙 十年二月,肇舉經筵大典於 保和殿,以 孝感 熊文端公 為講官,知經筵事。”

相關漢字解釋

經字解釋筵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