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ㄉㄞˋ ㄌ一ㄣˊ
拼音 dài lín
⒈ 匈奴秋社之處。匈奴土俗,秋社繞林木而會祭,故稱。
⒉ 借指匈奴。
⒊ 古州名。唐有蹛林州。屬隴右道。初隸北庭都護府,後隸涼州都督府。在今甘肅省秦安縣東北。見《新唐書·地理志七下》。
⒈ 匈奴 秋社之處。 匈奴 土俗,秋社繞林木而會祭,故稱。
引《史記·匈奴列傳》:“秋,馬肥,大會 蹛林,課校人畜計。”
司馬貞 索隱引 服虔 曰:“匈奴 秋社八月中皆會祭處。”
張守節 正義引 顏師古 曰:“蹛者,﹝遶也,言﹞遶林木而祭也。 鮮卑 之俗,自古相傳,秋祭無林木者,尚豎柳枝,眾騎馳遶三週乃止,此其遺法也。”
元 柳貫 《次伯長待制韻送王繼學修撰馬伯庸應奉扈從上京》:“蹕道雲開朝採正,蹛林風定雪花乾。”
⒉ 借指 匈奴。
引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辭·徵調曲六》:“無勞鑿空於大夏,不待蹶角於蹛林。”
宋 王安石 《次韻平甫喜唐公自契丹歸》:“燕 人候望空甌脫,胡馬追隨出蹛林。”
清 唐孫華 《題<文姬入塞圖>》詩:“一朝沸脣動天地,蹛林毳幙長流離。”
⒊ 古州名。 唐 有 蹛林州。屬 隴右道。初隸北庭都護府,後隸 涼州 都督府。在今 甘肅省 秦安縣 東北。見《新唐書·地理志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