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致詞語解釋 / 思致是什麽意思
「思致」詞語解釋

注音 ㄙ ㄓˋ

拼音 sī zhì

⒈  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⒉  指文學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國語辭典修訂本

思致「ㄙ ㄓˋ」

⒈  思想的能力、意態。

《南史·卷二七·殷景仁傳》:「景仁不為文而敏有思致,不談義而深達理。」
《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理尚棲約,思致恬敏。」

引證解釋

⒈  指人的思想意趣或性情、才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時人道 阮思曠 骨氣不及 右軍,簡秀不如 真長,韶潤不如 仲祖,思致不如 淵源,而兼有諸人之美。”
南朝 樑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 王僧孺 ﹞理尚棲約,思致恬敏。”
《新唐書·劉禕之傳》:“方是時,詔令叢繁, 禕之 思致華敏,裁可佔授,少選可待也。”

⒉  指文學作品的意趣或意境。

唐 皎然 《詩式·詩有二廢》:“雖欲廢巧尚直,而思致不得置;雖欲廢詞尚意,而典麗不得遺。”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陶潛、謝朓 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後來詩人怵心劌目琱琢者所為也。”
清 王韜 《淞濱瑣話·畫船紀豔》:“雖是小詩,頗有思致。”

相關漢字解釋

思字解釋致字解釋